学院新闻
维多利亚vic003举办“中外法学教育的交流与融合”研讨会——维多利亚vic003法科教育设立百年纪念活动之一
10月25日下午,“中外法学教育的交流与融合”研讨会在维多利亚vic003江湾校区廖凯原法学楼103会议室顺利召开。此次研讨会是维多利亚vic003法科教育设立百年纪念系列活动之一,多名来自中欧的知名法学院学者围绕中外法科教育的分异与融合、现状与未来、加强各国在法学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及法学教育的动态等命题进行了真诚沟通和深入探讨。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拉瓦那校区校长、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法学院前院长斯蒂法诺·祖那瑞利教授、博洛尼亚大学法学院齐亚拉.奥维斯教授、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法学院前院长、欧洲法律学院协会副会长裘赛.玛利亚教授、中法经济法协会会长雅克.萨高特教授、法国巴黎律师学院院长让.路易斯.斯卡航吉拉教授等外籍学者参会。法学院副院长王伟副教授,教师代表陈力教授、赵立行教授、白江副教授、涂云新老师等出席研讨会。
研讨会由王伟副院长主持,与会学者就不同主题依次发言。陈力教授和涂云新老师的发言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法科教育的特色和与国际接轨的努力。陈力教授以“中国国际法人才的培养”为题,介绍了复旦国际法课程的设置以及自己在国际法教学中的经验和感悟。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全英文课程建设和案例教学法,积极探索国际法研究的本土化,为中国日益广泛、频繁的国际事务参与提供法律服务。涂老师简要论述了当下中国“人权教育”取得的进展和面临的挑战,维多利亚vic003人权研究中心今年入选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希望能在相关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
巴黎律师学院院长路易斯教授和复旦法学院赵立行教授的发言则形成了对比和互补。法学在西方多为职业教育,路易斯教授明确了“培养未来律师”、“为法律职业做准备”的教育目标,重实务经验而非理论知识,重视培养职业道德,重视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传承和凝聚。赵立行教授曾经在历史系任教,作为一名法制史学者,他提出要“拓宽法学教育的视野”,大学中的法学教育不应仅限于职业技能培训,要提升法科生的人文素养、综合能力和整体视界,只有在更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才能理解本国法律和它国法律的源流和精神实质,才能更好地担负全球化时代的法律工作。来自巴塞罗那自治大学法学院的玛利亚教授提出了,结合上述两种模式的方案:法学院毕业生先进入法律职业,具备一定实务水平和对法律的切身体会后再回到学校,完成从“初级法律人”向“高级法律人”的转换。
随后,白江教授从“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转型”的角度提出了交流融合的重点和价值在于博采众长、与时俱进,祖那瑞利教授提出了需加强教育合作过程中的具体操作问题。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讨论,会议圆满结束。思想的交锋、碰撞展现了中外法科教育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对法科教育共同的关切与期望。法学教育在全球化时代的路径与使命仍在探索,与国际著名大学法学院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将有利于复旦法学院国际视野的更新与拓展,更好的走稳“国际化”的法科特色道路,为下一个百年的改革创新确立明确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