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我院召开第二届教代会第五次会议

发布日期: 2017年01月16日

2017年1月5日下午,我院全体教职工在廖凯原法学楼202会议室召开第二届教代会第五次会议,会议由法学院工会主席孙晓屏主持。

 

会议首先宣读并表决通过了2016年综合绩效奖励方案,潘伟杰同志为2016年度学院优秀教学奖和科研奖教师颁发了荣誉证书,胡华忠同志为张乃根教授颁发维多利亚vic003从教三十周年荣誉证书。

 

胡华忠同志首先代表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分别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交流活动、服务国家社会、党的建设等方面作了年度2016年工作报告。随后,胡华忠书记、潘伟杰副院长、王蔚副院长、罗霄副书记逐一从履行岗位职责、廉政勤政、自我不足和对岗位的思考及明年初步工作打算等角度进行了个人述职述廉。全体参会教职工对领导班子及成员和全体行政人员进行了民主测评。

民主测评环节后,孙晓屏老师代表法学院工会作了年度总结报告。她说,2016年,法学院部门工会积极认真的学习贯彻了校工会下发的各类文件及规范性管理规定,努力完成了校工会布置的各项任务;认真做好了校工会法律咨询工作;关心教职工,为教工做实事。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将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最后,胡华忠同志作了讲话。他说,在过去的2016年里,在全体教职工员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各项工作平稳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他代表党政班子对广大师生的支持表示感谢,祝大家新年愉快,身体健康,全家幸福,祝愿法学院明天更美好!随后,他谈了三点意见:

 

一是十三五期的复旦法学院处于什么样的方位。他说,法学院经历了恢复建系,基本建成独立办学单位的阶段;快速扩张发展、独立建院,形成了学科体系基本健全的阶段;现在正处于向建设强大法学院过渡打基础的关键阶段。十三五期间,学院要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发展,要推进从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注重质量、注重品质;要从被动式应对式发展走向主动式积极式发展;要从无序式发展转入依规依制有序发展;要注重调结构(组织结构、学科结构、队伍结构等)、促转型(粗放型向品质型、单一学科向学科融合)、提文化(强化学术、提升育人、树立正气、提升境界)、强质量(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管理服务等);要注意补短板、夯基础、激活力(激活个体和激活组织)、促效益。

二是全院教职工齐心协力,着力抓好学院发展至关重要的四大要素。建设好这四大要素,领导班子负有首要责任,同时也与每位教职工有关,需要每位教职工发挥主人翁精神,为学院的发展共同努力。

第一是人(队伍问题)。学院现在对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一个学院的好坏首要的是有没有好的教师队伍,好的教师队伍是学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更是高端法学院、受人尊敬的法学院、强大法学院、伟大法学院的关键,好的教师队伍直接决定着一个学院品质和文化,决定着学院的水平、实力和地位。我们既要加强现有队伍的建设,又要加大引进人才优秀人才的工作。

第二是财(资源)问题。有财力不一定能建成好学院,但没有财力,肯定无法建成好学院。既要通过学院发展不断争取国家和学校更大的支持,也要通过社会服务、筹集捐赠等多种手段不断扩大财力总量,从而更好地促进学院发展。

第三是内部治理体系(“运行”)问题。学院党政组织、学术管理组织以及衍生组织和其他组织要更好的尊重学科规律、学术规律、育人规律,并结合学院历史传统文化有效开展工作以及相互之间形成更有效的良性运行关系;内部组织架构及其行政管理服务体系要结合实际有效创新,更好地加强建设;要加快制定并落实《法学院组织工作条例》,对学院办学目标、宗旨、治理主体及其职责、相互关系都做出明确规定。

第四是营造良好学院文化。院风是学院长期积累形成的一种氛围,一种精神,一个学院的灵魂和气质,是立院之本,体现着学院传统、管理水平和办学理念,看似无形,实际体现得很具体。学院应营造崇尚服务国家、崇尚学术、崇尚育人、崇尚正义、崇尚关怀的文化。学院历史上的叶教信、董世忠、李昌道等老一辈教授给我们留下了很好文化文脉要传承好。像董世忠教授提出的“三懂”理念,到今天还在传续,叶孝信教授身上的美德需要弘扬,他对弟子提出的“殷望”,值得全院师生学习。

三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若干关系建设。以一流为目标的高端法学院校来说,要以更高的国家站位、更宽的国际视野和学术视野、更深地扎根中国大地,推进改革,实现转型升级,努力提升办学水平,担当起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主力军、培养各类法律后备人才的主阵地、服务党和国家的重要智力库的重要功能。由此,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十大关系,即类型与特色的关系;教学与科研和服务的关系;法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关系;理论与实务的关系; 顶天与立地的关系;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校内与校外的关系;学院精神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的关系等。